河南省農業農村廳關于印發河南省2023年高素質農民培育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省轄市、濟源示范區農業農村局(農委),漯河市畜牧局,航空港區社會事業局,各有關單位:
根據農業農村部、財政部關于高素質農民培育工作要求,經商省財政廳同意,研究制定了《河南省2023年高素質農民培育工作實施方案》,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2023年6月9日
河南省2023年高素質農民培育工作實施方案
根據《農業農村部財政部關于做好2023年糧油生產保障等項目實施工作的通知》(農計財發〔2023〕4號)、《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做好2023年高素質農民培育工作的通知》(農辦科〔2023〕11號)和《財政部農業農村部關于印發農業相關轉移支付資金管理辦法的通知》(財農〔2023〕11號)要求,為扎實推進高素質農民培育工作,加快形成與產業需求相適應、與農村發展相協調的高素質農民隊伍,夯實穩糧擴油人才支撐,全面提升農民素質素養,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工作思路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和省委一號文件精神,錨定加快建設農業強省對強化鄉村人才支撐的要求,堅持需求導向、產業主線、分層實施、全程培育,堅持生產技術技能、產業發展能力、農民素質素養協同提升,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省提供堅實人才保障。
二、重點任務
緊緊圍繞全面支撐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全面支撐農民素質素養提升,推進高素質農民培育工作,全年圍繞糧油穩產保供任務開設的班次和培育人數不低于80%。
?。ㄒ唬┠繕巳蝿?/p>
重點面向家庭農場主、農民合作社帶頭人和種養大戶,“四類并進”統籌推進新型農業經營和服務主體帶頭人(農業經理人)能力提升、種養加銷能手培訓、農村創業創新者培養、鄉村治理及社會事業發展帶頭人培育等各類高素質農民10.173萬人。其中,安排經營管理型高素質農民培育任務3.181萬人(含省轄市、縣級新型農業經營和服務主體帶頭人能力提升任務2.66萬人;省級新型農業經營服務主體帶頭人能力提升示范任務3050人,新型農業經營和服務主體帶頭人能力提升任務460人,農村創業創新者培養示范任務800人,鄉村治理及社會事業發展帶頭人培育示范任務300人,農業經理人培養任務600人),安排專業生產型和技能服務型高素質農民培訓任務6.992萬人。各類型高素質農民培育及資金補助標準如下:
1.經營管理型。省級農業經理人培養,年度線下累計培訓時間不少于14天,線上學習時間不少于48學時,全年跟蹤服務,資金補助標準為人均6000元;省級新型農業經營和服務主體帶頭人能力提升示范、農村創業創新者培養示范、鄉村治理和社會事業發展帶頭人培育示范,年度線下累計培訓時間不少于12天,線上學習時間不少于40學時,全年跟蹤服務,資金補助標準為人均4000元;省轄市、縣級新型農業經營和服務主體帶頭人能力提升、農村創新創業者培養、鄉村治理和社會事業發展帶頭人培育,年度線下累計培訓時間不少于12天,線上學習時間不少于30學時,全年跟蹤服務,資金補助標準為人均3500元。
2.專業生產型和技能服務型。開展種養加銷能手技能培訓,培訓對象包括從事種植、養殖、水產、農機及農產品加工的技術能手,已摘帽貧困農民,從事專業農業生產過程服務的農民技術人員、農村電商及社會事業促進者等。年度線下累計培訓時間不少于5天,線上學習不少于8學時,資金補助標準為人均1000元。
?。ǘ┲攸c方向
1.提高生產技術技能。重點圍繞“兩穩兩擴兩提”的糧食生產目標任務分解培育任務,優先保障糧食、大豆和油料生產的培育需求。立足本區域主要糧油作物,聯合種植管理部門遴選培訓對象。緊密銜接生產技術技能要求確定培訓內容,實施分作物組班、分技術授課、分階段培訓。緊扣農時,圍繞作物生產全過程全周期開展培訓,突出良種選購及制種、關鍵生產技術、病蟲害防治、耕地保護建設等內容。充分發揮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農業企業的作用,強化在田間地頭實踐實訓,切實提升農民實操水平。要圍繞落實大食物觀,因地制宜開展果菜茶等經濟作物生產管理培訓、牛羊養殖戶和奶農培訓、動物疫病防治培訓、水產健康養殖培訓等。
2.提升產業發展能力。堅持選育用一體化的育人導向,統籌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要求和農民學習需求,以推進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為目標,圍繞各地主導特色產業組織培育。重點培育家庭農場主、農民合作社帶頭人、社會化服務專業人員、返鄉創業創新人員、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負責人等,分層分類實施培育。聚焦產業發展能力提升,重點圍繞生產組織、主體管理、智慧農業、市場冷鏈、信貸融資、風險防控、農業生產和農產品“三品一標”等,開展全產業鏈技能培訓。省市兩級根據實際需要開展本區域重點培育對象集中培訓,牽頭調訓縣級優秀學員。倡導運用案例教學法,可根據需要組織農民異地學習先進典型。
3.提升農民素質素養。面向高素質農民培育對象全面開設綜合素質素養課程。培訓內容突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涉農法律法規、農業農村政策,農業綠色發展、農產品質量安全、農業防災減災,金融信貸保險,鄉村規劃建設、鄉風文明、農耕文化等領域基礎知識。注重高素質農民培育與農業農村科普工作協同開展。引導和鼓勵女農民和青年農民參加高素質農民培育,與省婦聯聯合,委托省女子職業學院組織舉辦高素質女農民帶頭人專題培訓班;與團省委聯合,委托省青少年發展服務中心組織舉辦青年農民創業創新專題培訓班。
三、專項行動
聚焦大豆玉米提單產、油料產業發展、機械化生產等重點領域,組織開展以下專項行動。
?。ㄒ唬┐蠖箚萎a提升培訓行動。繼續實施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技術專項培訓,重點圍繞品種、農藝、農機加大指導服務和培訓力度。在襄城縣、臨潁縣、永城市、項城市、汝南縣5個大豆單產提升整建制推進縣,重點圍繞推廣小葉小粒、耐密高產、多抗宜機化、耐蔭耐密抗倒品種,合理增密、免耕覆秸或條帶清茬精播、接種根瘤菌、合理施肥、低損收獲、病蟲害統防統治和綠色防控等關鍵技術,實現大豆種植戶培訓全覆蓋。在大豆生產縣線上線下相結合組織培訓。
?。ǘ┯衩讍萎a提升培訓行動。圍繞單產提升工程,強化玉米密植高產精準調控技術培訓。在開封市祥符區、葉縣、安陽縣、??h、淇縣、衛輝市、溫縣、修武縣、南樂縣、長葛市、舞陽縣、虞城縣、商水縣、西平縣、唐河縣15個玉米單產提升整建制推進縣,重點圍繞推廣耐密植、抗倒伏、宜機收高產品種,合理密植、化控防倒、密植滴灌精準調控、后期“一噴多促”、適時晚收、籽粒直收、病蟲害統防統治和綠色防治等關鍵技術,開展玉米高產增產技術模式應用和技術培訓,強化高產優質耐密品種相關技術培訓。
?。ㄈ┯土袭a業發展培訓行動。在油菜產區,重點圍繞推廣低芥酸低硫苷“雙低”、高油高產“雙高”、抗病抗裂角“雙抗”、株型緊湊宜機收的油菜品種,應用輕簡化、機械化直播和育苗移栽、割曬撿拾分段收獲、專用收獲機聯合機收,以及促生長結實、防治菌核病、防花而不實、防后期早衰、防高溫逼熟的“一促四防”等關鍵技術開展培訓。在固始、鄧州2個油菜產業綠色革命科技攻關示范縣,圍繞綠色豐產高效栽培技術、全程機械化生產技術、油菜籽產地干燥加工技術開展培訓。在花生產區,圍繞推廣高產、高油酸、高油、高蛋白優質新品種,起壟種植、配方施肥、種肥異位同播、節水栽培、病蟲草害綠色防控、機械化收獲等關鍵技術開展培訓。
?。ㄋ模I農機手培訓行動。以專業農機手、農機大戶和農機合作社帶頭人為培訓對象,聚焦小麥、玉米、水稻、大豆、花生、油菜等主要糧油作物耕種管收機械化作業環節,圍繞玉米及大豆高質量機播、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全程機械化、水稻機械化育插秧、油菜機械化育苗移栽和保護性耕作、高效飛防植保、機收減損等重要機械化技術開展實操實訓和作業演練,提高機手技能水平和職業素質,促進農機作業標準化、規范化發展,助力糧油作物單產提升。
?。ㄎ澹官|量安全控制培訓行動。重點圍繞豇豆病蟲害綠色防控、科學安全用藥、農藥殘留限量標準要求、承諾達標合格證開具等,對豇豆種植戶開展培訓。
?。┲攸c區域產業帶頭人培訓行動。支持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培養產業發展帶頭人。在正陽縣、鄲城縣、鄧州市3個全國農業科技現代化先行縣,每縣培養不少于100名產業發展帶頭人,積極推進先行縣人才振興。
?。ㄆ撸┺r民素質素養提升培訓行動。由縣級農業農村部門組織,以行政村為單位,面向小農戶開展素質素養提升試點培訓。每縣舉辦不超過9個班,培訓時長為半天至一天,培訓內容為綜合素質素養課程。承擔試點的行政村可設置一名聯絡員,負責組織培訓對象、組織現場培訓等工作。
四、工作要求
各地要高度重視、精心組織、抓好落實,切實做好本轄區高素質農民培育相關工作。
?。ㄒ唬娀w系建設。1.推進培育機構、實訓基地能力建設。持續完善“一體多元、優勢互補”的高素質農民培育體系,滿足農民多層次、多形式、廣覆蓋的培育需求,提高農民參訓率和滿意度。完善培育機構、實訓基地管理辦法,加強規范選用和監督管理。依托省農業農村科技教育中心開展培育機構、實訓基地質量抽查。充分發揮農廣校體系主陣地作用,持續提升農廣校體系培訓組織能力,強化對高素質農民培育工作的全面支撐。注重吸納農技推廣機構、農業科研院所、涉農院校參與承擔高素質農民培育任務,用好科技、教育資源,服務農民綜合素質和產業發展能力提升。有序引導社會機構參與高素質農民培育工作,強化過程監督和質量考核,提升社會機構培訓質量。鼓勵農業企業投身農民教育培訓工作,支持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有償承擔農民實習實訓任務。2.加強師資教材質量建設。穩定一支專職教師,選聘一批優秀兼職講師,培養一批農民講師,建好用好各類共享師資庫資源,培訓機構要注重優先從師資庫里選聘優秀教師。將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專家、農技推廣人員、農業生產主體及涉農經營服務主體的專業人員納入師資隊伍。支持科技特派團成員在對口聯系縣參與高素質農民培育工作。市縣高素質農民培育主管部門要審核把關本級綜合素養類教材,指導培育機構、實訓基地優先選用部省規劃教材,訂購《農民日報》等專業報刊,供參訓學員學習參考。3.推進線上線下融合培訓。依托全國農業科教云平臺開展線上教學,適時開展糧油作物和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技術直播培訓。把農業政策法規、農產品質量安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農業減災防災、轉基因科普知識、安全生產、數字素養與技能等納入綜合素養培訓課程,開發特色培訓課件,鼓勵農民線上自主學習。各地各有關單位按照各類型目標任務要求開展線上線下融合培訓。學員登錄“云上智農”APP注冊線上培訓班級后,后臺自動計算線上學習課時,實現線上學習記錄全程可追溯。培訓機構(基地)按每人每學時10元支付在線學習費用,線上培訓服務費用主要用于視頻課程制作、信息化設備運營、后臺培訓管理服務、學員線上學習流量費以及信息化建設等。
?。ǘ┨嵘嘤|量。1.強化組織領導。牢固樹立“選育用”一體化培育理念,推動高素質農民培育工作與三農政策有機銜接。由市級統籌安排,以縣域為主深入村鎮基層黨組織、農業企業、合作社、農戶,嚴格遴選經營管理型、專業生產型和技能服務型農民培育對象,充實完善培訓對象數據庫,并做好調研記錄和數據分析。省級加強對市、縣培育工作指導,加大實地督促指導力度。市、縣農業農村部門要嚴格按照高素質農民培育規范學時要求,認真審核本級各類型培訓機構配套設施設備、教學管理人員隊伍、教育教學質量效果等。落實高素質農民培育“第一課”制度,由地方各級農業農村部門為本級開展的培訓班講授第一課。2.科學制定方案。各地要在做好高素質農民培育需求摸底的基礎上,加強工作統籌謀劃,結合實際科學制定本級實施方案,細化培育各項目標任務、工作措施和資金使用等安排,按要求經過審核報送上級農業農村主管部門、同級財政部門備案。省級培育機構要認真研究,針對農業經理人、農村創業創新者、新型農業經營和服務主體帶頭人能力提升和鄉村治理及社會事業發展帶頭人示范培育等類別不同特點,細化培育操作方案,報送省廳科技教育處審核,經批準后方可開班。3.分層分類培育。省級示范培訓,省農業農村廳依托涉農院校等省級培育機構,匯聚科研成果和人才優勢,精準遴選學員,分產業、分類型組建專題培訓班,開展新型農業經營服務主體帶頭人、農業經理人能力提升、農村創業創新者、鄉村治理及社會事業帶頭人及師資示范培訓。市級引導培訓,市級農業農村部門重點抓好區域共性技能培訓和全產業鏈綜合型人才培育,開展新型農業經營服務主體帶頭人能力提升、農村創業創新者、鄉村治理及社會事業帶頭人引導性培育,做給縣級看,指導縣級干??h鄉普惠培訓,縣級農業農村部門重點抓好各類技術技能培訓和產業帶頭人培育。支持縣(市、區)根據需要,分產業、分類別組建種養加銷能手技能、鄉村社會事業促進者及新型農業經營服務主體能力提升專題班,根據農業生產季節合理設置培訓時長,按農時分段開展培訓,加強實訓演練和實操培訓,以受訓學員職業能力提升為抓手,以農民滿意度為標尺,以產業發展質量效益提升為目標,落實落細培育任務關鍵環節。4.推動農民培訓與職業教育銜接。加強高素質農民培育證書全省統一編號管理,有條件的地方探索建立農民“學分銀行”,實施職業培訓學時與職業教育學分轉換。用好全國鄉村振興人才培養河南優質校資源,鼓勵涉農高校、職業院校、農廣校探索定制定向培養模式,推進高素質農民培育與職業教育貫通銜接,滿足高素質農民提升學歷的需求。
?。ㄈ┯煤门嘤Y金。1.規范資金使用。高素質農民培育資金主要用于項目摸底調研、項目宣傳、學員遴選、課堂培訓、線上培訓、基地實訓、基地孵化、模擬演練、培訓教材、實驗材料、場地租賃、學員食宿、教師聘用、考試考核、隊伍管理、跟蹤服務等培育全過程費用支出,不得列支招投標費用。項目資金按照“誰使用、誰負責”的原則,嚴防擠占挪用、騙取套取補助資金等違法違規行為發生。春耕春管、三夏、防災減損等應急性培訓,優先委托農廣校、農技推廣機構承辦,實行先培訓后支付。培育機構須與承擔其任務的實訓基地明確合作關系,并向實訓基地支付場地耗材、實訓師資等切實發生的相關費用。農民素質素養提升試點行動的班次,可按規定列支課酬、資料費等與培訓直接相關的費用,不得列支食宿費用。2.強化“三級聯動”監管。建立健全省、市、縣“三級聯動”監管服務機制,省對市級和省級培育機構進行調度,隨機抽查培育執行情況;市級要對轄區加強培育工作指導和管理,統籌縣級各類型培育任務,全面推進工作進度;縣級對本級培育機構、實訓基地的培訓情況實施全過程監管服務,發現問題及時整改。3.加強績效管理和評價。全面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考核高素質農民培育指標。繼續開展高素質農民培育延伸績效管理,制定《河南省2023年高素質農民培育績效管理評價指標體系》,開展高素質農民培育工作績效評價,確保財政資金發揮最大效果,評價結果與下一年度資金分配掛鉤。依托農民教育培訓信息系統和農業農村部轉移支付管理平臺開展項目管理。開展培育機構、基地和師資標星工作,作為各級遴選的重要依據。強化線上學習過程管理和學習效果考核,實現所有培訓班、培育學員、教師課程、培育基地等線上可查,實現學員上線評價率和滿意度雙85%以上。開展高素質農民培訓信息統計和發展情況監測,實現參訓農民基本信息100%入庫,培育全程可監測可追溯。市級要加強對縣級高素質農民培育工作的延伸績效管理。
?。ㄋ模┳龊弥笇Х?。組織協調農業農村系統相關管理和技術力量,依托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農技推廣體系等專業隊伍,為技術技能提升類培育對象提供長期技術指導服務,幫助產業發展帶頭人獲取基礎設施建設、產業項目、信貸保險等方面支持。繼續貫徹《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的意見》(豫政辦〔2016〕178號)精神,協同農業農村、人社、教育、鄉村振興、工會、共青團、婦聯等部門,在完善產業發展扶持、創業創新支持、金融保險服務、榮譽表彰獎勵“四項并行”培育政策的基礎上,繼續創設優化支持政策和資助項目。落實《河南省農業農村廳河南農業信貸擔保有限責任公司關于做好農業經營主體信貸直通車常態化工作的通知》(豫農文〔2022〕110號)要求,持續加強高素質農民金融信貸知識培訓和對接服務。創造機會條件,支持高素質農民參加論壇、展會、技能比賽和農產品交易活動等。鼓勵高素質農民積極申報參加農業系列職稱評定。支持高素質農民創辦領辦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產業聯合體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延伸服務各類高素質農民發展成長路徑。指導農民專業技術協會、產業聯盟等發揮作用,幫助高素質農民抱團發展、協作發展、互補發展。
?。ㄎ澹┦痉锻茝V典型。注重對高素質農民培育工作成功模式總結推廣,組織開展優秀典型挖掘宣傳,樹立示范標桿,營造良好社會氛圍。舉辦技能比賽、專題論壇等,推動高素質農民長期發展。搭建各類成果展示和交流平臺,繼續舉辦高素質農民創業創新大賽等活動,展示新時代新農民新風采,強化示范引領,充分發揮高素質農民輻射帶動作用。
請各省轄市、濟源示范區、航空港區及省級培育機構于2023年6月30日前將年度工作方案、12月15日前將年度工作總結報送省農業農村廳科技教育處。
聯系人:李洪岐,0371-65918732
郵箱:hnszynm@163.com